欢迎来到氪金不朽网首页

让铁画“走”下墙 让非遗“活”起来

来源:氪金不朽 时间:2025-05-29 07:08:14

  高文清:

  让铁画“走”下墙 让非遗“活”起来

让铁画“走”下墙 让非遗“活”起来

  □记者 花磊 文 王亮 摄

让铁画“走”下墙 让非遗“活”起来

  1990年,走高文清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校,让铁被分配到芜湖工艺美术厂。画下活起在这里,墙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“铁为墨、非遗锤代笔、走炉为砚”的让铁芜湖铁画。

让铁画“走”下墙 让非遗“活”起来

  32年过去了,画下活起初见铁画时的墙让震撼依旧历历在目。2018年,非遗高文清获评芜湖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,走申报项目是让铁——《铁画艺术在打造芜湖旅游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》。他说,画下活起希望铁画这门传承了300多年的墙让“老”艺术,成为“欢乐芜湖”文旅品牌的非遗一张“新”名片。

  行业深耕 让“铁打的名片”更亮

  “我是庐江人,1990年毕业时,怀揣着对长江、长街的美好向往来到芜湖,分配到芜湖工艺美术厂,从事铁画制作工作。”回顾起自己与铁画最初的结缘,高文清记忆犹新,“没想到和铁画打交道,一晃眼,30多年就过去了。”

  上世纪90年代初,高文清来到芜湖,恰逢芜湖铁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。一进入芜湖工艺美术厂,他就师从“安徽省十大技术能手”杨静国,从打铁开始学习铁画锻制技艺。在这里,他跟随厂里的杨光辉、张家康、叶合等前辈,虚心学习铁画锻制技艺。

  “剪、锻、簪、焊,这些是制作铁画的基础工艺,我跟着师傅从头学起。”高文清说道,“一开始,我帮师傅做一些大型铁画里的部件,大约6个月之后,就能独立进行铁画的制作了。”说起与铁画的故事,高文清打开了话匣子,“我始终认为,铁画是芜湖的一张名片,一张‘铁打的名片’,怎么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,是我们这些铁画人的责任。”

  上世纪90年代末,高文清所在的芜湖工艺美术厂经历了一系列改制重组,他短暂离开了芜湖,但很快,出于对铁画的热爱和对芜湖的感情,他重返芜湖,继续投身铁画行业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
  2001年,高文清创立芜湖市飞龙铁画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。经过多年发展,“飞龙铁画”已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,高文清本人也获得了“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”称号。“在创业的过程中,我非常注重铁画艺术的与时俱进。”高文清带着记者参观了公司展厅。在展厅内,陈列着许多铁画文创产品,“让铁画‘走’下墙,让非遗‘活’起来,这是我们的目标。”

  当下,如何让铁画在传承中发展,是包括高文清在内的很多铁画人都在思考和实践的。“我们在芜湖古城开设了一处销售点,在那里你能见到许多区别于传统铁画的创意型铁画产品,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。”高文清说。

  2018年,高文清申报芜湖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,经过认真研究,他最终选择《铁画艺术在打造芜湖旅游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》这一项目。他说,“我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研究和实践,为打造人民城市‘欢乐芜湖’品牌做些事情。”

  守正创新 让铁画融入当代生活

  “铁画艺术的色彩主旋律是黑与白,黑与白的相会带来的是清幽淡雅,神秘而又庄重,既能代表芜湖的地域特色,又极具中国传统艺术魅力。”高文清向记者介绍,将铁画艺术运用于芜湖的城市环境设施设计,不是简单地将铁画作品直接移植嫁接,而是将铁画艺术融入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,两者有机统一,让环境设施流露出铁画苍劲古朴、豪放洒脱、朴实雅洁的独特艺术风格和韵味。

  正如高文清所说,近年来,芜湖正致力于打造人民城市“欢乐芜湖”品牌,以建设“古今交映、中西交融,山水相间、欢乐相伴,空间共享、产城共创”的人民城市为目标,深耕文旅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,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。

  “我相信,铁画在这其中一定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,但具体怎么去做,需要认真研究,需要实践探索,更需要我们铁画行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。”高文清说。让铁画“走”下墙,走入生活,成为城市景观乃至地标,这是铁画突破传统表达形式的新路径。高文清介绍,近几年,芜湖铁画作为城市空间装饰,已经走入了很多城市,诸如鸠兹古镇系列铁画作品《山水》《童年》《荷香》《竹韵》等,长沙铜官窑古镇大型铁画《程普》、铜浮雕《半面妆》等,这些作品与城市、景区融为一体,摆脱了铁画艺术作品作为室内装饰的单一用途。

  “提到重庆你会想到什么,火锅;提到西安呢,以前是大雁塔、钟鼓楼,现在是大唐芙蓉园;而提到芜湖,你现在可能会想到单轨、三只松鼠、奇瑞汽车,但提到芜湖铁画的少了,我想这还是在于铁画缺少创新和更有力的推广。作为芜湖城市‘名片’,过去也好,现在也罢,它显得有些‘曲高和寡’,我申报这个项目的初衷和目的就是希望将这张名片‘擦’得更亮,让更多人认识它。”高文清说。

  “公交站台、站牌、路牌、路灯、城市景观雕塑,甚至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垃圾桶,这些都可以融入芜湖铁画元素。”高文清说道,除了让铁画走入更多城市空间,成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“地标景观”外,他在项目中还提出,推进铁画文化主题公园、完善铁画博物馆的建设。

  “铁画生于芜湖,它代表了芜湖的地域特色,同时也有许多可挖掘的历史文化元素,如何让它在新时代,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趣味,更符合大众的需要,我们一直在努力。守正创新是对芜湖铁画最好的‘薪火延续’。”对于铁画的未来,高文清仍然充满信心。